-
鄧蒞霏
腫瘤醫學科 頭頸外科 頭頸腫瘤
醫生介紹
1999年畢業于江西醫學院,獲耳鼻咽喉-頭頸外科碩士學位,畢業后于江西省腫瘤醫院從事頭頸腫瘤外科臨床工作。2002年考入中山大學攻讀臨床博士學位,在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接受為期3年的臨床及科研培訓,研究方向為頭頸外科及頭頸部腫瘤的診治。2005年獲腫瘤學博士學位,同年回到江西省腫瘤醫院,受聘為頭頸科副主任,2007年晉升為副主任醫師。2007年1月參加第二批江西省衛生人才服務團,掛任景德鎮市第一人民醫院副院長一年,為該院創建甲狀腺乳腺外科(外五科)提供重要的技術支持,并帶教、培養專職甲狀腺外科醫師一名。2007年12月參加上海交大附屬第九人民醫院舉辦的《顯微外科技術在頜面外科中的應用》培訓班。2008年赴北京大學口腔醫院頜面外科進修,系統學習運用顯微外科技術的游離皮(骨)瓣修復口腔頜面、頭頸部組織缺損。專業技術特長及主攻方向:頭頸外科的各類腫瘤診治,臨床經驗豐富,手術操作以精細、規范嚴謹為特點,嚴格執行手術過程中的“無瘤技術”,熟練掌握耳鼻咽喉、口腔頜面及頭頸部各種良性腫瘤的切除及惡性腫瘤的根治性手術、功能保全性頸清掃術(包括各型擇區性頸清掃、甲狀腺癌的中央區清掃術等),并能完成各種高難度、復雜手術,如巨大甲狀腺腫瘤、胸骨后甲狀腺腫瘤的切除、咽旁間隙腫瘤的切除以及各種頭頸部復發性腫瘤的挽救性切除手術等。擅長口腔頜面-頭頸腫瘤切除后組織缺損的皮瓣修復,包括各類鄰位皮瓣、軸型皮瓣(胸大肌皮瓣、斜方肌皮瓣、額瓣等)以及采用顯微外科技術的血管化游離皮瓣(前臂皮瓣)。科研教學特長:作為第一承擔人主持省衛生廳科研課題一項:《VEGF-C、COX-2 表達及癌周淋巴管生成與頭頸鱗癌淋巴結轉移的關系》。作為第二承擔人的衛生廳課題有三項:《非小細胞肺癌中maspin的表達及與突變型p53的相關性研究》、《細針穿刺標本中Glalectin-3和CK-19的表達對甲狀腺結節良惡性鑒別的價值》、《頭頸惡性腫瘤患者疾病不確定感的調查及與焦慮水平相關性的研究》。發表論文多篇。
醫生擅長
擅長口腔頜面-頭頸腫瘤切除后組織缺損的皮瓣修復,包括各類鄰位皮瓣、軸型皮瓣(胸大肌皮瓣、斜方肌皮瓣、額瓣等)以及采用顯微外科技術的血管化游離皮瓣(前臂皮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