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勇,男,醫學博士、留美學者、主任醫師、寧波大學研究生導師,民建市委會委員,首屆甬城英才獎“寧波市突出貢獻專家”, 第十一屆“寧波市十大杰出青年”, 榮獲寧波市第十一屆青年科技獎,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層次培養人才,寧波市領軍和拔尖型第一層次培養人才,寧波市委、市政府領導結對重大人才平臺(項目)和專家人才。榮獲“浙江省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獲得“感動寧波海歸”榮譽稱號。浙江省衛生廳首屆醫壇新秀,寧波市優秀中青年衛生技術人才,寧波市政府人才津貼,寧波市歐美同學會理事,寧波市第十屆、第十一屆青年聯合委員會委員(2013度被評為科技衛生界優秀委員)。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脊柱醫學專業委員會常委,中國殘疾人康復協會肢殘康復專業委員會常委,SICOT中國部數字骨科學會首屆委員,寧波市醫學會骨科分會委員兼秘書,寧波市康復醫學會骨科專業委員會常委,寧波市醫學會醫學鑒定專家庫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脊柱非融合學組委員,中國康復醫學會青年專家學組委員,北美脊柱協會(North American Spine Society,NASS)會員、美國骨科醫師學會 (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aedic Surgeons, AAOS) 會員、國際頸椎研究學會(Cervical Spine Research Society,CSRS)會員、中華醫學會會員、脊柱外科雜志編委、中華創傷雜志通訊編委、《中國脊柱脊髓雜志》青年編委。在國際著名醫學期刊柳葉刀主刊雜志發表論文,影響因子45.217。擔任《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Medical Research》、《Therapeutics and Clinical Risk Management》、《Orthopaedic Surgery》、《中華骨科雜志》、《中華創傷》、《中國脊柱脊髓雜志》、《脊柱外科雜志》等多家雜志審稿工作。曾到美國費城Thomas Jefferson University and Hospital& Rothman Institute脊柱外科從事訪問學者工作,師從國際頸椎協會主席Todd J Albert教授。以第一作者身份分別在《Spine》、《European Spine Journal》、《Journal of Neurosurgery: Spine》、《Journal of Spinal Disorders & Techniques》、《Indian Journal of Orthopaedics》、《J Huazhong Univ Sci Technolog Med Sci》、《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tology》、《Orthopaedic Surgery》、《中華醫學雜志》、《中華骨科雜志》《中華外科雜志》、《中華創傷雜志》、《中華實驗外科雜志》等雜志上發表論文160余篇,其中SCI收錄20篇,中華級論文40余篇,英文論著20篇。參加編寫專著8部。作為課題第一申請人,承擔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1項,浙江省醫藥衛生科學研究基金2項,寧波市科技農業與社會發展科研攻關項目2項,寧波市自然科學基金2項,寧波市江東區科技計劃項目2項,參加編寫專著8部。作為項目第一完成人獲得科研獎勵10項:《經口咽入路人工寰齒關節置換后的解剖學、生物力學研究及三維有限元分析》獲得2013年度寧波市科技進步一等獎;《治療頸椎疾患相關技術系列基礎研究及臨床應用》獲得2014年度浙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椎板成形術采用釘板系統和釘棒系統維持“單開門”狀態對頸脊髓病變臨床療效對比研究》獲得2015年度寧波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和2016年度浙江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樞椎后路三種螺釘固定技術定量解剖學、生物力學及臨床應用對比研究》獲得2009年度寧波市科技進步二等獎;《仿生人工寰齒關節置換后影像學分析、生物力學研究及三維有限元分析》獲2013年浙江省醫藥衛生科技創新二等獎、寧波市江東區科技進步二等獎;《椎弓根融合器研制及添加骨黏合劑的生物力學研究》獲2008年寧波市江東區科技進步三等獎。獲得專利9項(其中: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撰寫的“寰齒關節定量解剖研究及人工寰齒關節的研制”一文獲浙江省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三等獎。撰寫的“人工寰齒全關節置換后對寰樞關節穩定性和三維運動生物力學評價”一文獲寧波市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撰寫的“快速成型導向模板輔助樞椎椎板螺釘置釘技術的偏差因素分析”一文獲2015年度寧波市自然科學優秀論文二等獎。帶齒狀突融合裝置的頸椎固定板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并獲得第十一屆寧波市發明創新大賽優秀獎。 ...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