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徽省腫瘤醫院(安徽省立醫院西區)三級甲等
安徽省腫瘤醫院是安徽省唯一的省級公立三級甲等腫瘤專科醫院,始建于1985年12月,時名“安徽療養院”,2006年11月“安徽省腫瘤醫院”正式掛牌, 2012年3月與安徽省立醫院實行“人、財、物、信息、管理” 五個統一,資源共享,集團化發展,故又稱省立醫院西區。2017年12月23日,掛牌成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西區”。醫院占地6.4萬平方米,現建筑面積20萬平方米(含封頂二期12萬平方米),開放床位942張,職工1277人。設有16個行政職能科室,32個臨床醫技科室, 24個亞專科和21個病區,設有數字化手術室、潔凈病房、現代化ICU病房、急診科和城市癌癥早診早治篩查中心。醫院擁有容積旋轉調強直線加速器、直線加速器CX、3.0T核磁共振、寶石能譜CT、影像歸檔及傳輸系統、直接數字化X線攝影、800mA數字胃腸機、鉬靶X光機、醫用診斷X射線系統、彩超、SPECT、海扶刀,全自動免疫組化分析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基因測序儀、流式細胞儀、全套電子內鏡、頭體部立體定向放療系統等大型設備。建有“腫瘤免疫治療研究中心、腫瘤表觀遺傳學實驗室、分子診斷實驗室、腫瘤重大疾病標本庫”,擁有沃森人工智能腫瘤診療中心,承擔多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和醫學繼續教育項目,現有院士1人,博士生導師8人,碩士生導師28人,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博碩士培養單位,山東大學、安徽醫科大學等多所醫學院校博碩士培養點和教學基地。是國家衛計委確定的安徽省宮頸癌、乳腺癌防控培訓基地,安徽省腫瘤專科護士臨床教學基地,安徽省城市癌癥早診早治項目實施牽頭單位。是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腫瘤學方向試點單位和中央財政支持的疑難病癥診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設項目實施單位。已建成骨腫瘤科和腫瘤內科2個省級重點培育專科;頭頸乳腺外科、醫學影像科、胃腸腫瘤外科是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婦瘤科、病理科是省級重點培育專科。醫院從國內外引進了大批腫瘤專科人才,重點發展了頭頸腫瘤外科、婦瘤科、乳腺腫瘤外科、腹部腫瘤外科、腫瘤內科、腫瘤放療科、腫瘤營養與代謝治療科、兒童血液病科、病理科、影像科、檢驗科等特色專科。實行無假日門診服務,開展日間放化療。能為腫瘤患者提供常規手術、放療、化療等基本醫療服務和干細胞移植、腫瘤微創治療、粒子植入、精確放療、腫瘤生物治療、分子靶向治療、晚期腫瘤的姑息治療等高新診療技術服務。醫院17.4萬平方米的二期工程建設是安徽省十三五衛生規劃重點建設項目之一,2017年7月開工,2020年5月16日封頂。
預約掛號
-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北院(郴州市兒童醫院)三級甲等
郴州市兒童醫院(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北院)位于郴州市飛虹路6號,由郴州市第六人民醫院(原鐵路醫院)并入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和原市一人民醫院兒科、新生兒科整體遷入后而成立。主要擔負兒童內科、外科和兒童保健工作,是湘南地區唯一的兒童專科醫療保健醫院。 郴州市兒童醫院是一所集醫、教、研為一體的大型專科醫院,開放床位200張,現有職工262人,擁有一批優秀的兒科專家和醫學科研隊伍。其中高級職稱24名,中級職稱66名,醫學碩士3名。醫院專科齊全,技術力量雄厚,在兒科醫療、科研、教學等方面均有相當的水平,綜合實力在全省同行中處于領先地位。醫院設置了門急診、內外科、新生兒科、重癥監護科、兒童保健康復科、麻醉科、手術室等特色專科。醫院設備先進,擁有日立螺旋CT機、進口數字X光機和500maX光機、數字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電子內窺鏡、人工腎、靈智呼吸機,高頻噴射呼吸機、心電監護儀、中央監護系統、中心吸引、中心供氧、嬰兒保溫箱、藍光治療儀等大型高精尖醫療設備。我院可進行換血療法、肺泡表活性物質替代療法、骨髓移植、腎活檢等高端醫療技術項目,近年來靜脈營養、氣管插管、呼吸機的廣泛運用,極大地提高了我院危重病人的搶救成功率。為滿足社區居民的醫療需要,兒童醫院還設有成人門急診和成人住院病房,各類設施一應俱全。 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北院——兒童醫院的成立,成為郴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發展史上一個新的里程碑。 近百年來,市一醫人以執著的精神,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和嚴謹的學風書寫了醫院歷史。今天,北院員工在“仁愛 誠信 創新 奉獻”的精神鼓舞下,團結協作、開拓創新,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牢固樹立“用心做好每一件事,讓每一個病人滿意”的服務理念,再創北院輝煌!
預約掛號
-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湘雅醫院)三級甲等
中南大學湘雅醫院(Xiangya Hospit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始建于1906年,坐落在人文薈萃的楚漢名城長沙,是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直管的三級甲等綜合醫院,是教育部直屬高校中南大學的附屬醫院,是我國重要的臨床診療、醫學教育與科技創新中心,以精湛的診療技術、卓越的科教實力、深厚的文化底蘊享譽海內外。 二十世紀初,美國耶魯大學校友成立雅禮協會(Yale-China Association),開啟來華興醫辦學的重要篇章。1906年,美國醫學博士愛德華·胡美(Edward H.Hume,1876-1957)受雅禮協會委派來到中國,在長沙西牌樓創建了雅禮醫院(Yale Hospital)。1914年,湖南省政府委托育群學會與美國雅禮協會合作,創辦我國第一所中美合辦的高等醫學教育機構——湘雅醫學專門學校,雅禮醫院隨之更名為湘雅醫院(Hsiangya Hospital),湘即湖南簡稱,雅即Yale之音譯。 建院伊始,湘雅醫院即將歐美醫學最高標準融入辦醫理念,從長沙西牌樓一幢舊房起步,篳路藍縷、精勤進取,發展成為中國著名的綜合醫院,培養造就了有“協和泰斗、湘雅軒轅”之稱的著名醫學家、中國科學院首批學部委員張孝騫,享譽世界的醫學微生物學家湯飛凡,中美交流使者李振翩等多位現代醫學名家。 新中國成立后,湘雅醫院矢志不渝護衛人民健康,堅持不懈攻克疑難重癥,屢次創造國內第一:首次采用中藥治療姜片蟲感染,首次采用針刺活檢法確診支氣管癌,首次開展同種異體異位部分肝移植,首次開展體外循環下同種異體單肺移植,首次腹腔鏡下全盆腔臟器切除術,首次內鏡下椎管內硬膜下神經鞘瘤切除術,首次保留變性真皮與大張自體皮移植修復手部深度燒傷術,首次左心轉流下胸腹主動脈人工血管置換術,首次確診并救治罕見基因突變導致的原發性腦葉酸缺乏癥,首次應用MR技術輔助完成全腹腔鏡胰十二指腸切除術等,有力推動了醫學事業發展,在神經腫瘤、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黑色素瘤、骨關節炎、顯微外科等方面研究與診療處于全國領先水平。 百余年來,湘雅人以執著的醫志、高尚的醫德、嚴謹的醫風、精湛的醫術書寫了我國西醫發展史的重要篇章。 進入新時代,湘雅醫院遵循“公勇勤慎、誠愛謙廉”院訓,秉承“求真求確、必邃必專”院風,牢記“為醫學立言、為健康立功、為生命立德”使命,踐行“至善至新、至嚴至合”價值觀,矢志“人民滿意、湘雅特色、世界一流”愿景,醫療服務、學科建設、人才培養、科技創新等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國家首次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排名第13位、中南地區第1位,復旦大學醫院排行榜科研學術排名第3位,綜合排名第13位。 醫院擁有雄厚的臨床診療能力。編制床位3500張,總建筑面積51萬平方米,2019年門急診308.6萬人次,出院15.2萬人次,手術8.6萬臺次。開設臨床醫療醫技科室和亞專科111個,病區76個,護理單元101個。擁有國家重點學科7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25個。神經內科、神經外科、皮膚科、骨科、呼吸內科、老年病學等專科的診療水平和科技影響力位居全國前列。配備PET-MR、PET-CT、高端MRI、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TOMO刀、BrainLab神經導航系統及東南亞首個Buzz數字化手術室等一大批先進的醫療設備,診療條件和水平穩居國內先進行列。 醫院擁有一流的醫學人才隊伍。現有專業技術人員4640人,高級專業技術人員807人,醫師中有博士學位人員達82%。現有博士生導師152名,碩士生導師386名。現有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國家級人才項目獲得者36名,國家級教學名師2名,國家衛生健康委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6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教授69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1名。 醫院擁有卓越的醫學教育實力。具備醫學本科生、研究生、進修生、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等完整的學位教育和繼續教育教學體系,首批入選國家臨床教學培訓示范中心,是中國住院醫師培訓精英教學醫院聯盟首批成員。現有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4門,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1門。獲得國家高等醫學院校大學生臨床技能競賽特等獎。常年承擔國家西部衛生人才培訓任務。 醫院擁有領先的科技創新水平。世界研究型醫院國內第4位、全球第73位,中國醫院科技量值第10位。現有國家老年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醫學代謝組學國際聯合研究中心、抗癌藥物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內鏡微創技術裝備與標準國際聯合研究中心等國家級科研平臺4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研究中心41個,主辦中文學術期刊8本,英文學術期刊2本。近五年,醫院獲批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3項,獲批各類科研課題2556項,科研經費達8.32億元,多項研究成果以第一(通訊)作者單位在Science,JAMA,NEJM等國際著名期刊發表,獲得國家級和省部級科技成果獎46項。
預約掛號
-
仙桃市中醫醫院三級甲等
仙桃市中醫院創建于1965年,是一所環境優雅,布局合理的綜合性中醫院。 1994年首批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批準為“全國示范中醫醫院”,“全國二級甲等中醫醫院”。 醫院突出中醫特色,致力專科建設,現已形成了“院有專科,科有專病,病有專藥,人有專長”的格局。骨傷科采用小夾板正骨整復和手術治療各種骨折,享譽江漢平原;肝病科研制的“復方退黃合劑”治療黃疸,經過二十余年的臨床驗證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并已通過省級鑒定;風濕病免疫科的“芪藤活絡片”已通過省級鑒定,該系列中藥制劑,對治療類風濕關節炎具有見效快、無毒副作用等特點,達到國內領先水平;腎病科研制的“中華腎寧片”經臨床驗證,是治療慢性腎炎較為理想的藥物,經省級專家評定,已達到目前國內先進水平,新引進德國血液透析機為腎病綜合癥病人解決疾苦,療效奇特;“濕熱合劑”顯中醫之神奇,治療脾胃濕熱已達到其它藥物所不能達到的療效,2003年通過省級鑒定,并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血液科以自制的中藥“再生糖漿”為主,運用中西醫結合方法,治療再生障礙性貧血和各種血液病,有效率達95.2%,被省衛生廳命名為“湖北省中醫血液病治療中心”;中醫肛腸科以傳統手法和現代科技相結合,引進肛腸綜合治療儀Z2-ⅡDC,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此外,肺病、心腦血管病、胃病、不孕不育、糖尿病、腎病、肛腸、兒科、眼科、婦產科、皮膚、針灸、康復、碎石等科也發展迅速,各具特色。 醫院各種醫療設備齊全、先進,現擁有彩色多功能大型B超、全身螺旋CT、電腦中風預報儀、美國雅培血球計數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PCR、遠程心臟監護儀、電子胃鏡、C臂X線機、肛腸綜合治療儀Z2-ⅡDC、臺式自動離心機DT5-3、日光電心電圖機ECG-9310、尖端五官科器械、費森尤斯4008s血液透析機;智能式全城綜合心電診斷治療專家系統和腦血管、骨病、婦科、痔瘡等特種光系列中高檔治療儀,為患者提供快捷、準確的診斷和治療奠定了基礎。
預約掛號
-
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荊州第一人民醫院)三級甲等
荊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坐落于荊江之濱的荊州市沙市繁華城區,集預防、醫療、教學、科研、康復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是國際緊急救援中心網絡醫院、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轉化醫學研究基地、全國全科醫師培訓基地。 【三位一體,全面發展】醫院由總院、西院(市腫瘤醫院)、長江大學臨床醫學院構建成“一體兩翼”的發展格局。全院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5萬平方米,開放床位2200張,設置臨床、醫技科室60個,年門診量119萬人次,年出院量7.9萬人次,年手術量達2.2萬余臺次,總資產10億元。西院是江漢平原上最大的腫瘤診療中心,開放床位560張,設有腫瘤內科、腫瘤外科、婦瘤科、血液腫瘤科、腫瘤健教基地、放療中心等。臨床醫學院設置18個教研室,擁有內科學和外科學24個碩士培養點,承擔長江大學臨床醫學科研、教學和碩士研究生培養的任務。 【名醫薈萃,技術領先】 醫院在職職工2156人,擁有專業技術人員2091人,博士、碩士研究生325人,占醫師總量53%,擁有國家二、三級教授26人,碩士研究生導師58人,副教授以上高級職稱人員300余人,任全國各醫學會委員6人,省級專業學會主任委員30人,副主任委員3人,市級專業學會主任12人,副主任委員30人,擁有全國優秀醫院院長、全國衛生系統先進個人、湖北省政府突出貢獻專家、荊州市突出貢獻人才金鳳獎等一批優秀人才。 率先在省內開展心臟不停跳冠脈搭橋、臍血干細胞移植、腎移植、胎腦移植、手指再造等多種高難度手術,常規開展冠脈內支架植入、先心介入封堵、人工關節置換術、神經系統介入等臨床手術,以及各類四級腔鏡手術。在腫瘤的手術治療、三維調強、精確放療以及化療等綜合診療技術領域省內獨樹一幟。 腫瘤科、腎內科、普外科、婦科、眼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放射科、核醫學科眼科、護理專科是湖北省臨床重點專科;呼吸內科、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消化內科、內分泌科、骨科、泌尿外科、心胸外科、神經外科、兒科等24個專科是荊州市臨床重點專科。 【專科齊全,設施一流】建有腦科和腫瘤2個專科醫院,設置細胞治療、介入診療、生殖醫學、肺癌診療、腔鏡診療、消化內鏡診療、血液凈化、醫學康復、健康管理10大臨床診療中心,擁有腫瘤、神經、心血管、消化、泌尿、五官、婦產、重癥醫學大優勢學科群。腫瘤科、腎內科、普外科、婦科、眼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放射科、核醫學科、眼科、護理專科是湖北省臨床重點專科;呼吸內科、心血管內科、神經內科、消化內科、內分泌科、骨科、泌尿外科、心胸外科、神經外科、兒科等24個專科是荊州市臨床重點專科。 醫院擁有SPET-CT、3.0T、1.5T磁共振、后64排寶石能譜CT等多臺千萬元以上高檔設備,以及數字放療直線加速器、陀螺刀、鈷60放射治療機等世界一流的腫瘤診療設備,配有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智能高壓氧艙、心血管數字造影機、手術顯微系統、高效液相色譜儀、四維彩超等先進診療設備,總價值超過3億元。建有符合國際標準的臨床輸液配置中心和合理用藥監測系統。全院實行全信息化管理,擁有HIS、LIS、RIS等臨床信息系統,自主開發了電子病歷、移動護理、客戶關系管理、OA辦公系統等平臺。 【教研并重,成果斐然】醫院是國家級婦科內鏡與微創技術培訓基地、國家級全科醫學培訓中心、國家級臨床藥師培訓基地,也是省級臨床技能培訓中心、荊州市繼續教育培訓基地。醫院建有10個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承擔著各大高校醫學實習帶教工作。 醫院與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武漢大學、上海第二軍醫大、華中科技大學等國內知名科研院所開展科研合作。建有分子生物學實驗室、干細胞實驗中心、腫瘤組織標本庫3大實驗室。近年來,獲得各項國家專利30余項,達到國際、國內領先水平的科研成果160余項;榮獲湖北省“自然科學獎”及省、市“科技進步獎”60余項;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參與國家重大科技項目3項,省級課題30余項,市級課題百余項;出版醫學專著30余部,近3年醫學刊錄論文1420篇,權威期刊發表論文300篇,被國際SCI收錄30多篇論文。 醫院注重國際交流與合作,與德國烏爾姆大學橡山醫院、日本竹田病院、加拿大麥吉爾大學醫療中心、美國密歇根大學醫學院、意大利納里醫院等20個國際醫學院校和醫療機構建立了友好協作關系。每年選送大批專業技術人員出國深造,迄今已有90余名醫學人才學成歸院。每年舉辦國際學術會議,邀請世界各國頂尖醫療專家講學與技術交流。 【仁心博術,追求卓越】 醫院對傳統哲學思想中“一”的文化資源進行探索和挖掘,并作為文化理念支撐,鍛造“自強不息、創造第一”的醫院精神,陶冶“仁心仁術、博學博愛”的價值觀,培育“醫院強大、個人進步、社會滿意、成果共享”的共同愿景。醫院始終“以人民為本色,建設道德文化;以創新為關鍵,建
預約掛號
-
武漢市老年病醫院(武漢市東湖醫院)二級
武漢市老年病醫院(武漢市東湖醫院)是湖北省衛生廳批準的一所集老年預防、醫療、保健、康復于一體的老年病專科醫院,武漢市首批醫保定點醫療單位。 武漢市老年病醫院位于國家級著名的武漢市東湖風景區內,占地面積375畝,擁有床位366張,職工325人,醫務人務占75%,中級職稱以上人員181人,其中高級職稱79人, 開設有醫療保健中心、中風偏癱治療中心,體檢中心和光谷分院,形成內、外、婦、口腔、五官、皮膚、眼科等功能完備,結構合理,設備先進的老年疾病診療體系,尤其對腦卒中預防、中風偏癱、老年心腦血管、骨質疏松、各類外科疾病治療有新的突破,以精湛的技術,優質的服務贏得社會及病人贊譽。 多年來,醫院承擔著全社會老年人的醫療工作及東湖周邊單位的醫療急救工作任務,多次榮獲市衛生系統目標管理先進單位,武漢市"白求恩新風杯"競賽優質服務先進單位。連續八年獲武漢市"物價信得過"單位及"綠化先進"單位,二○○二年被評為“湖北省衛生系統先進單位”。 醫院前身為"萬國醫院",1910年4月,由俄、法、德、英四國工部局聯合組建。1950年由武漢市人民政府接管。成立武漢市第一家干部療養院。1973年更名為"武漢市東湖醫院",成為以收治老年疾病為主的綜合性醫療機構。1999年10月經武漢市編制委員會批準,掛牌為"武漢市老年病醫院"。 武漢市老年病醫院擁有大型X光機、彩超、高壓氧倉、自動生化分析儀、動態心電圖、纖維胃鏡、心功能監測儀、動態血壓監測、中風預測儀、高壓氧艙等大型診療設備30余臺。并以優質高效的醫療服務和獨特的醫療環境而聞名遐邇,被病人稱為"花園式醫院、賓館式病房",乃為老年醫療、預防、保健、康復的理想勝地。
預約掛號
-
武漢市醫療救治中心(武漢醫療救治中心)三級甲等
武漢市醫療救治中心、武漢市傳染病醫院、武漢市金銀潭醫院由武漢市傳染病醫院、原武漢市結核病醫院、原武漢市第二結核病醫院整合組成,是武漢市政府出資3億多元興建的集臨床醫療、教學、科研于一體的公共衛生醫療救治基地,是武漢地區唯一一所診治各種肝病、結核病、肺部疾病等感染性疾病的大型專科醫院,是金銀潭地區的綜合醫療機構,是武漢市醫保、商保、居保、新農合醫療定點醫院,患者可通過分院、門診或其他醫療機構轉診,也可直接到中心就診。 中心規劃面積277畝,第一期工程總建筑面積44157平方米,設置床位900張,14個病區、ICU及干部病房等;擁有專業技術人員696人,其中博士、碩士20人,副高以上職稱79人,中級職稱269人;建有層流手術室及武漢地區首個負壓病房及一流的ICU病房,配有螺旋CT、數字化X線機、彩色超聲波診斷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流式細胞儀、肺功能儀、人工肝血液凈化系統等先進的醫療設備;設有3所分院——東湖分院(原武漢市結核病醫院)、武昌分院(原武漢鐵路結核病防治所)、江北門診部(原武漢市傳染病醫院),3個市級臨床醫療研究所,2個武漢市重點專(學)科——中西醫結合肝病重點專科、難治性結核重點專科,3個輔助治療中心——介入治療中心、血液凈化中心、內鏡治療中心;開展12項特色專病診療——病毒性肝炎抗病毒治療、脂肪肝及酒精性肝病診療、寄生蟲病診療、中醫肝病診療、肝纖維化診療、難治性結核、纖支鏡介入治療復治肺結核空洞、兒童結核的治療,糖尿結核、骨關節結核、結核性腦膜炎、結核病外科治療。 中心與國內外醫療、科研機構有著廣泛的合作,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江漢大學生命科學院、湖北省中醫學院碩士研究生臨床教學基地;是武漢市肝病、性病艾滋病、血吸蟲病防治定點醫院,武漢市肝病、結核病重點學科單位;是全球基金耐多藥結核病治療項目在中國兩個試點的定點醫院之一。 中心主要收治各型病毒性肝炎、結核病(肺結核、淋巴結結核、骨關節結核、漿膜結核、泌尿生殖系統結核等)、性病、艾滋病等國家38種法定傳染病,以及肝病、支氣管及肺部疾病、內、外、婦、兒科的常見病、多發病。
預約掛號
-
武漢市第四醫院(武漢第四醫院)三級甲等
普愛醫院創建于1864年,是湖北省最早的西醫醫院,歷經百余載的風雨征程,憑借百余年的拼搏進取,如今的普愛醫院科室設備齊全,技術人才雄厚,特色品牌突出,環境服務溫馨,是一所集醫療、急救、科研、教學于一體的現代化的三級甲等醫院,是國家全科醫師臨床培訓基地、國家藥物臨床實驗機構,先后獲得湖北省文明單位、湖北省衛生單位先進集體、全省衛生系統科技教育工作先進集體、武漢市文明品牌醫院等殊榮。 ????? 武漢市普愛醫院分為東、西及常青院區,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湖北中醫藥大學博士、碩士教學點;作為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院和重癥鑒定治療醫院,承擔武漢地區社保對象的醫療服務;是武漢市交通事故傷員急救定點醫院,武漢市殘疾人肢體殘疾康復技術指導中心、是區級醫學鑒定殘疾等級權威機構。 醫院開放床位1527張,設有70余個臨床醫技科室,開設75個專家門診和112個專科門診,擁有湖北省重點學科骨科和心血管介入內科、腫瘤科、疼痛科等市級重點學科和“武漢市創傷顯微外科研究所”、“武漢市創傷骨科中心”、“武漢市臨床檢驗中心”、“武漢市藥學研究所”、“北京大學關節病研究所武漢診療研究中心”、“德國心血管病專家武漢活動中心”"中華醫學會疼痛學會分第七臨床中心"等7個中心。年門診量約80萬余人次,住院4.1萬余人次。有高級技術職稱專家173人,國家級專家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4人,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市政府專項津貼專家21人,市政府“十百千”人才3名。醫院擁有AIRISⅡ型磁共振、64排CT機、DR數字X光系統、三維C臂電視X光機、數字胃腸X光機、血管造影機(帶數字減影)、Acuson全身彩超、彩色心臟扇掃、全功能肌電圖機、經顱Doppler、長程心電圖、 全自動5分類血球計數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各種內窺鏡、多臺手術顯微鏡、全功能骨科牽引手術床、骨科動力系統等門類齊全的原產美國、德國或日本的當今一流醫療設備;并建有國內先進水平的層流手術室、心導管室、層流病房和ICU、CCU病房。 ????? 近年來,醫院共有26項科研項目通過鑒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6項,國內領先水平17項,國內先進水平3項,獲省市科技進步獎17項。在市職工技術能手選拔賽中,我院護理人員蟬聯兩屆“狀元”稱號。 ????? 醫院高度重視醫德醫風教育,以病人為中心,實施全程優質服務。腫瘤科被團中央和衛生部聯合授予“全國青年文明號”,是武漢市衛生界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醫院注重基礎建設、門診和住院大樓均配有完善的醫療設施,全程人性化優質服務,營造出安靜、舒適、方便的就醫、康復環境。 “武漢普愛、百姓信賴”。武漢市普愛醫院將秉承“一切為病人著想,一切讓病人滿意”的服務理念,以良好的環境、精湛的技術、完善的設施和規范的管理服務社會,真正讓您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喜歡找普愛醫院看病。 東區(武勝路院區)地址:硚口區漢正街473號 聯系電話:027-68834780(白天)027-83782519(夜間)???????????????????????????????? 公汽:5、10、24、56、64、71、108、110、401、402、411、電1、電2、電4、電7、558、560、806、704、706、726、608、703、532、598,專線武勝路、江漢一橋下即可。 西區(古田三路院區)地址:硚口區解放大道76號 聯系電話:027-68831585(白天)027-68831300(夜間) 公汽:2、46、523、512、531、550、560、548、508、505、558、546、621、222、737、741、806、輕軌,古田三路下即可。? 常青院區位于常青花園內? 聯系電話:027-83914552 乘車路線:704、71、720、719、102、604、724到花園新村或康居二路下即可。
預約掛號
-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三級甲等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始建于1866年,是國家衛生健康委直屬(管)的綜合性公立醫院、“雙一流”高校附屬醫院(第一臨床學院),國家首批三級甲等醫院、全國百佳醫院,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抗擊新冠肺炎先進集體。中共中央總書記視頻連線慰問,國務院總理親臨考察調研。 歷史悠久,實力雄厚。醫院前身是始創于1866年的“漢口仁濟醫院”,寓意“仁愛濟世”。1928年,遷至現址聯合辦院,更名“漢口協和醫院”(Union Hospital)。新中國成立后,醫院收歸國有,隨著上海同濟大學醫學院內遷武漢并與武漢大學醫學院合并,成為新組建醫學院校的教學醫院、附屬醫院。2000年,隨同同濟醫科大學組建華中科技大學,更名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 醫院堅持社會主義辦院方向,促進優質醫療資源均衡布局,服務國家戰略。現由主院區、腫瘤中心、西院區和金銀湖院區組成,編制床位6000張,設49個臨床和醫技科室。其中,血液科、心血管內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麻醉科等10個學科為國家重點(培育)學科。心臟大血管外科、整形科、骨科、婦產科、消化內科、內分泌科、胸外科等25個科室入選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省級質控中心掛靠專科15個。臨床醫學進入ESI全球前1‰,入選教育部“雙一流”學科。學科綜合實力位列復旦大學醫院管理研究所公布的“中國醫院排行榜”全國前十。綜合績效考核穩居A+行列。醫院入選全國首批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輸出單位。 名醫薈萃,群賢集聚。醫院現有職工7751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6715人,高級職稱739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97人。各類國家級人才項目獲得者62人次,國家級教學名師2名,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1名。多人榮獲中國醫師獎、中國青年女科學家、國之名醫等稱號。 技術引領,服務百姓。日光性皮炎、沈迪氏病、低血鉀軟病、三維超聲成像、小夾板固定術等研究與應用為國際首創。近年來,以CAR-T為代表的生物技術、以心臟移植為代表的器官移植技術、以介入、腔鏡為代表的微創技術均達國內頂尖水準。互聯網醫院、多學科診療、日間診療、遠程醫療等創新服務模式蓬勃開展。胸痛中心、卒中中心、血栓防治中心入選“國字號”。獲亞洲醫院管理獎客戶服務類金獎、團中央志愿服務金獎。配備PET-MR、PET-CT、射波刀、術中MR等一大批國際先進的醫療設備。年接診患者670萬人次,住院治療近30萬人次,住院手術約12萬人次。 醫教協同,桃李芬芳。醫院是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第一臨床學院,有5個一級學科博士點、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博士生導師204名,碩士生導師539名,具備醫學本科生、研究生、進修生、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等完整的學位教育和繼續教育教學體系。近年來,醫院先后入選國家級臨床教學示范基地、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國家級住培示范基地;獲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金獎、第二屆全國來華留學生臨床思維與技能大賽最高獎項等。 創新驅動,勇創一流。現有轉化醫學中心、生物樣本庫等科研平臺,建成省部級重點實驗室3個、省級臨床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13個。近年來,牽頭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14項,連續8年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逾百項。9項成果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64項成果獲省部級一等獎。多人獲全國創新爭先獎章、獎狀,何梁何利獎等。 堅守公益,濟世為民。積極參與健康扶貧、巡回醫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救治工作,獲“中國消除貧困獎”、全國衛生系統抗震救災、抗洪搶險先進集體等稱號。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醫院堅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承擔重癥定點醫院職能,構筑“診斷篩查、隔離收治、重癥救治、康復管理”全鏈條防治網,全力落實“應檢盡檢、應收盡收、應治盡治”,成為武漢市行動最早、收治患者最多、救治質量最高的綜合性醫院之一,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稱號,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步入新時代,協和醫院將繼續秉承“仁愛濟世、協誠人和”的辦院思想,肩負“弘揚人道,獻身醫學,服務人類”的崇高使命,發揚“嚴謹求實,精益求精”的協和精神,實施“五大戰略”,落地“十大計劃”,朝著建設中國特色國際一流醫學中心的宏偉目標砥礪奮進,為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再立新功!
預約掛號
-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三級甲等
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是自治區直管直辦的一所綜合性醫院。她隨自治區一起成立,至今有60多年的發展歷程。通過幾代內蒙古自治區醫院人的艱苦創業,現在的內蒙古自治區人民醫院,已經發展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三級甲等"醫院。醫院為準廳級事業單位 占地面積 16.6萬m2 建筑面積31.3萬m2 固定資產8.76億元 開放床位2135張 2009年醫院門急診量70萬余人次,住院病人4.65萬人次 年手術23002例 平均床位使用率104%。全院職工2331名 在編職工1664名 其中副高以上專家592名 博士36名,其中博士后3名;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9名,自治區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10名,碩士生導師59名。多年來,內蒙古自治區醫院一直承擔著自治區及周邊地區的重要醫療任務;承擔著全區醫學院校臨床教學的重要任務;承擔著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重要救治任務;承擔著全區醫療衛生科研工作的重要任務;承擔著全區保健干部的主要醫療保健任務;承擔著全區基層醫療單位的幫扶協作任務。醫院目前擁有醫療、教學、科研的設備12473臺件,價值2.6億多元(百萬元以上設備37臺,10萬元以上設備347臺),其中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核磁共振機、CT、ECT、CR、數字胃腸造影機、血管造影系統、大型生化設備、眼底共焦激光掃描系統、全身彩色超聲掃描系統、電子內窺鏡系統、血液透析系統、十二導動態心電分析系統、手術照明及圖像處理系統、心電遙測監護系統、中央監護系統等大型設備300多臺,以及世界最先進的數字化直線加速器、64排螺線CT、數字X光機、荷蘭后裝機、微創手術系統等。醫院心內科、介入放射科、臨床檢驗科為自治區臨床醫學領先學科;呼吸內科、骨科、婦產科、醫學工程科為自治區臨床醫學重點學科。醫院綜合技術實力雄厚,先后開展了異體肝移植手術、腎移植手術、心內介入技術、超聲介入技術、干細胞移植技術、分子治療技術、心臟瓣膜置換術、冠狀動脈搭橋術、介入放射治療中晚期肺癌及肝癌、CT導向下治療血管疾病、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脊柱側彎矯正術、關節置換術、心臟射頻消融術、角膜移植術、人工耳蝸技術等現代高新技術。承擔著國家及自治區自然科學基金、自治區衛生廳科研基金項目80余項。近3年,獲獎項目共計21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17項及專利1項。發表國家級及省級論文2000余篇。近三年,免費為盟(市)、旗(縣)及基層醫院培養專業技術人才800多人。醫院始終堅持社會主義的辦院方向,堅持醫、教、研全面發展的辦院方針,始終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根本宗旨,積極主動承擔政府交給的各項任務,不斷深化改革,加強管理,顯示出強勁的發展勢頭。1992年以來被評為全國"三級甲等"醫院、"愛嬰醫院"和"百佳醫院";2003年在抗擊非典戰斗中,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08連續四年獲得"首府百姓最滿意的品牌醫院"稱號。先后被評為"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全國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先進集體","全國衛生、文化建設先進單位"首批全國"明明白白看病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全區糾風工作先進集體""全國抗震救災工人先鋒號""全區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等五十多項榮譽。近年來,內蒙古自治區醫院始終堅持社會效益第一的辦院宗旨,堅持"科技興醫、質量興院"的方針,不斷提高技術水平,不斷提升服務能力,不斷改善就醫環境,不斷滿足患者的需求,醫療質量和社會效益明顯提高,綜合實力不斷增強,社會滿意度快速提升,現已成為黨和政府信任,廣大老百姓滿意的公益性醫院。目前,正以蓬勃的朝氣、昂揚的銳氣、浩然的正氣,緊緊抓住醫療衛生事業改革與發展的大好機遇,沿著科學發展之路穩步前進!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