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州市柳鐵中心醫院三級甲等
柳州市第三人民醫院的前身是原柳州鐵路中心醫院,創建于1946年,位于柳州市中心,離柳州火車站僅1000米。 2004年10月醫院按照國家改革政策實行屬地化管理,正式脫離鐵路歸屬柳州市政府管理。更名為柳州市第三人民醫院。<br> 柳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占地面積7萬1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積6萬9千多平方米。職工總數1165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878人,占職工總數的78.96%。高級職稱人員74人,其中:主任醫師7人,副主任醫師64人,主治醫師161人;副主任藥師2人,主管技師和主管藥師34人。護理人員417人,占衛技人員的53.46%,其中副主任護師1人,主管護師106人。現有博士1人,碩士研究生19人。<br> 柳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定編床位610張,開放床位800張,臨床科室31個,醫技科室12個,1個分院,10個衛生所。2005年共完成總診次65萬人次,其中門診診次51萬人次;出院總人數為14162人次;平均住院日為11.73天;病床周轉次23.22床位使用率 74.81%;入出院診斷符合率98.35%;手術前后診斷符合率99.96%;危重病人搶救成功率91.67%。<br> 柳州市第三人民醫院各專業門類齊全、分科精細,內科有呼吸、消化、神經內科、心血管、血液、腎病、內分泌等專業,外科有普外、神經外科、骨科、泌尿、胸外、燒傷、整形等專業,婦、產、兒、五官等其它專業一應俱全,是一所融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國家三級甲等綜合醫院、全國愛嬰醫院、高等醫學院校 A 級教學醫院、全國首批“百姓放心示范醫院”。<br> 柳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擁有美國GEl6排螺旋CT、德國西門子1.5T18通道磁共振、1000MA數字減影心血管造影機、計算機影像處理系統(CR)、飛利浦心臟四維彩超、隱形超聲刀、腦室鏡、美國電子腰椎間盤手術系統、德國電子膝關節鏡、電子腹腔鏡、日本高效液相色譜儀、日立76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五分類血球計數儀、病理圖文分析系統、乳腺鉬靶軟 X 線攝影機等設備,萬元以上設備409 臺(件),設備固定資產總額近1億元。廣西區內最先進的電子直線加速器即將于年底落戶我院,屆時我們將建成廣西最先進的腫瘤放射治療中心。<br> 每年有近百篇論文在國內外醫學刊物上發表。先后有一批科研成果通過鐵路局和柳州市鑒定,達到國家、省部級先進水平。其中腎移植術、心血管介入治療、超聲刀無痛治療腫瘤技術、斷肢、指、趾再植、髖關節、全膝關節置換術、腦立體定向術、前列腺電切術、眼角膜移植術、人工晶體植入術、電視腹腔鏡和腰椎間盤鏡、電子膝關節鏡、宮腔鏡、電子鼻內窺鏡、胰一12指腸纖維內窺鏡等系列微創手術廣泛應用于外科、婦科、五官科等,達到區內先進水平。免疫組化病理診斷、高效液相色譜儀監測血藥濃度,血液透析等技術在本地區處于先進水平。<br> 柳州市第三人民醫院把堅持為人民健康服務,維護群眾切身利益,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作為醫院改革與發展的出發點,把提高服務水平,增強服務能力,改善服務質量作為醫院工作的中心環節。用科學發展觀不斷推進各項醫療工作的全面發展,把我院構建成和諧的創新型醫院。當前,柳州市正在推進構建和諧柳州建設,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醫院屬地化管理后,我們有良好的發展機遇,有更廣泛的發展空間,只要我們積極倡導“創新、求實、誠信、和諧”的管理理念,實施“特色辦院、科技興院、誠信立院、規范治院”戰略,就能把柳州三院建設成為柳州比較好的醫院。
預約掛號
-
通道侗族自治縣第一人民醫院二級
通道侗族自治縣第一人民醫院位于雙江鎮平安街,始建于1950年,經過50多年的建設發展,已成為本縣規模最大、技術力量強、設備先進、各項服務一流的綜合性醫院,是通道縣醫療、預防、保健、科研、教學、急救、康復的中心。1995年被衛生部評為二級乙等醫院,1997年被評為“愛嬰醫院”。<br><br> 通道侗族自治縣第一人民醫院占地16692余平方米,建筑面積25730余平方米,職工228人,設床位171張,有12個臨床科室,18個專業組,6個醫技科室,12個行政、后勤職能科室。醫院的普外、骨外、婦產科、微傷、臨檢專業為我院的重點專科。醫院有各類高中級專業技術人員66人,是懷化市醫專教學醫院,與省湘雅醫院、廣西南溪山醫院、懷化市第一人民醫院、第二人民醫院、第三人民醫院建立了長期友好的協作合作關系,先后成立了湘雅醫院醫學遠程會診定向轉診指導醫院、懷化市第三人民醫院腹腔鏡協作醫院,是我縣勞動鑒定、傷殘鑒定、人壽保險、醫療保險、法醫鑒定、交通事故診治定點醫院,是我縣的“120”和“高危孕產婦”急救中心,擔負著本地區及周邊縣、市30多萬人口的醫療任務。<br><br> 通道侗族自治縣第一人民醫院現擁有全新進口CT、惠普彩超、日本產電子胃鏡、腸鏡、體外震波碎石機、心電工作站、高壓氧艙、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半自動生化分析儀、人工腎、電子陰道鏡、乳腺診斷儀、腦血流圖儀、腦地形圖儀、PCR、麻醉呼吸機、檢驗多功能工作站、電解質分析儀、血凝儀,骨科牽引床、微生物分析儀,放射影像工作站、多參數監護儀、快速洗片機、尿液分析儀、微波手術治療儀、骨創傷治療儀,痔瘡治療儀、超聲潔牙機、膀胱鏡、手術顯微鏡、不孕癥治療儀、醫院網絡管理系統、醫院醫保網絡系統等萬元以上先進儀器設置50余臺(件)。醫院堅持科技興院的方針,積極創造條件,先后派出人員到上級醫院學習和參加各種學術活動,年平均50余人次,開展新業務,新技術,并率先在市縣級醫院開展了腹腔鏡手術、骨科脊柱手術、髖關節置換術、微創術、白內障手術、肝葉切除術、肺葉切除術、新式剖腹產手術等新業務、新技術20余項,常規手術有甲狀腺摘除術、甲瘤摘除術、腦瘤摘除術、顱內血腫清除術、膽囊摘除術、膽道手術、結腸癌根治術,乳腺癌根治術、腸梗阻腸套疊手術、闌尾、疝氣手術、腎摘除術、泌尿系結石手術、尿道下裂成形術、門脈高壓斷流術、胰腺癌根治術、胃癌根治術、子宮癌根治術、宮外孕手術、處女膜修補術、青光眼減壓術、白內障囊內外摘除術、淚囊鼻腔吻合術、乳突根治術、鼻息肉摘除術、微波治療扁桃體炎、體表腫瘤等手術,每年在省內外雜志發表論文40余篇。醫院年門診量7萬人次,住院2500余人次,固定資產1200萬元。<br><br> 通道侗族自治縣第一人民醫院先后健全完善了各項規章制度,建立和完善了各項科技興院的措施和人才培養機制,實行“無假日醫院”制度,積極在院內推行“服務用語50條”和“服務忌語50條”,組建了社區服務小組,開通了通道一湘雅醫院遠程專家會診系統,推行了具有醫院特色的“百日競賽優質服務”“四滿意”和“窗口”行業服務活動,開辟了“120”和“高危孕產婦”、“急救綠色通道”,在病房實行了往院費用一日清等制度。<br><br> 通道侗族自治縣第一人民醫院改革促進了醫院發展,醫院發展又為改革創造了基礎。醫院始終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不斷強化內部管理、深化改革、走質量效益型內涵發展的路子,積極向社會提供優質、滿意、價廉的醫療服務,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先后獲得衛生部“愛嬰醫院”、省衛生廳“先進單位”、市社會治安“先迸單位”、市醫療衛生優質服務競賽“優勝單位”、市消費者信得過單位、縣“紅旗黨組織”、“支持政協工作先進單位”、“創先爭優活動先進集體”、“全民健身試點先進單位”等光榮稱號。
預約掛號
-
懷化市腫瘤醫院三級甲等
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始建于1944年。原名“湖南省洪江人民醫院”。現有職工90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38人,中級職稱144人。獲省以上科技成果20余項。在省以上各種醫學雜志和學術會議上交流發表的論文近1000篇。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醫療設備、診療技術、科研成果達到了省內同類醫院先進水平。先后被評為省部文明醫院、省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省學雷鋒先進集體、全國衛生文明建設先進集體、二級甲等醫院。是南華大學教學醫院,湘、黔、桂邊區醫療、教學、科研中心和全國500家大型綜合性醫院之一。 為滿足懷化市南部各族人民日益增長的醫療保健需求,經省衛生廳同意、地委行署批準,市第二人民醫院于1996年4月在靖州縣城動工興建了新院。 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新院占地面積50000平方米,總投資5000萬元,開放病床400余張。設有12個臨床科室,8個醫技科室。醫院普外科、口腔科是懷化市重點臨床科室,肝膽外科、婦產科、泌尿外科、急診科、耳鼻喉科、腎內科、檢驗科是醫院重點科室。擁有全身螺旋CT、大型X光機、彩色B超、系列進口窺鏡、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系統、體外震波碎石機、經顱多普勒血流儀、動態心電圖儀、心電運動負荷試驗裝置、進口麻醉機、高壓氧倉、血透機、全套放療設備等高精醫療設備。設有ICU和CCU病房,能進行各種疑難危重病的診斷和治療。開展了普外科、胸外科、神經外科、泌尿外科、骨外科、燒傷科、婦產科、眼、耳鼻喉科、口腔科等各種高難度手術及各種腫瘤的治療。 懷化市第二人民醫院新院環境優雅、安全舒適、交通方便。為方便病人就診,每天24小時開放門診,并設立各科專家門診,安排有經驗的主任、副主任醫師和高年資主治醫師應診,保證醫療質量。今天,這所跨世紀的全新綜合醫院正以一流的醫療設備,一流的醫療技術、一流的服務、一流的質量,竭誠為湘、黔、桂邊區280萬人民的健康提供優質服務。
預約掛號
-
益陽市中西結合醫院(益陽市中醫院)二級
益陽市第一中醫醫院即原益陽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始建于1976年,地處益陽市蘿溪路58號(蘿溪路與秀峰東路交匯處),是我市唯一一家三級甲等中醫醫院,集醫療、中醫藥、科研、教學、康復、預防保健為一體,系國家重點中醫醫院建設單位、湖南中醫藥大學教學定點醫院、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醫療技術合作醫院、長沙醫學院非直管附屬醫院、益陽醫專臨床實習基地;系益陽市區醫療保險、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農村合作醫療及多家商業保險機構定點醫院。 醫院現有土地面積42畝,醫療用房35000平方米,可開放床位700張,在職人員536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432人(高級職稱50人,中級職稱126人)。設有腎病脾胃病科、婦產科、肛腸科、腫瘤科、心血管病肺病科、中風病科、外科、骨傷科、眼科、耳鼻咽喉科、針灸科、推拿科、康復科、重癥醫學科、麻醉科、急診科、門診部、120、名中醫工作室、血液透析室等20個臨床科室和放射科、檢驗科、病理科、功能科、藥劑科、手術室、治未病中心等7個醫技、輔助科室。其中康復科為國家級重點建設專科,中風病科、針灸科、肛腸科為省級重點專科,腎病科、骨傷科為市級重點專科,"治未病中心"被確定為省級重點建設項目。醫院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病制劑20余種,且性能穩定,療效可靠。 擁有陀螺刀、核磁共振、CT、DR、彩超、深部熱療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TTM等1億元大型診斷和治療設備。 醫院始終堅持"以民為本、病人至上"的服務理念,堅持依靠專科立院、人才強院的發展方針,在不斷改善醫療環境、提高技術水平與服務質量的同時,愿為您的生命健康作出我院積極的貢獻。
預約掛號
-
江華瑤族自治縣人民醫院(江華縣人民醫院)二級
江華縣人民醫院是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于一體的綜合性醫院,一九九五年被衛生部授予“二級甲等醫院”,并榮獲縣委、縣政府命名的“文明先進單位”。一九九六年獲永州市委、市政府表彰的“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并被湖南省人民醫院定為臨床指導醫院。一九九七年被評為“愛嬰醫院”,一九九八年在醫院成立了江華縣“120”醫療急救中心。 江華縣人民醫院現有病床250張,設有急診、內一、內二、傳染、外一、外二、五官、婦產、中醫、皮膚、康復理療等十二個二級臨床科室和放射、檢驗、特檢,藥劑等醫技科室,設有重點專科骨傷科及眼科。全院有專業衛生技術人員228人,其中高、中級職稱92人。 江華縣人民醫院醫療設備精良,有進口全身CT機、彩色超聲診斷儀、心腹兩用B型超聲診斷儀、經顱多譜勒血流診斷儀、24小時動態心電圖、十二導心電圖機、電子胃鏡、電子腹腔鏡、電子結腸鏡、血液透析儀、血球計數儀、電解質分析儀、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血氣分析儀、500mA帶電腦搖控x光機、C型臂、腦電地形圖儀、纖維膀胱鏡、心電監護儀、多參數監護儀、除顫監護儀、雙人高壓氧艙、眼科手術顯微鏡等大型設備百余臺(件)。能對服務半經內的常見病、多發病、危急重癥病人的診療提供全方位的服務。醫院能開展顱腦、頸、胸、腹部、骨關節手術,以及微創顱內血腫、膿腫引流術、腹腔鏡手術等多種微創手術。并能開展人工晶體植入術、肝葉切除術、惟間盤髓核摘出術、顱內腫瘤切除術、斷肢再植術等高難度手術。 江華縣人民醫院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方針,以“顧客第一、質量第一、服務第一”取信于民,做到文明行醫,千方百計使病人滿意在醫院。歡迎廣大病友前來醫院就診。
預約掛號
-
江華瑤族自治縣婦幼保健院(江華縣婦幼保健院)一級醫院
江華縣婦幼保健院始建于1955年,占地1萬余平方米,建筑面積6382平方米,在職職工68人,衛技人員61人,中高級職稱16人,床位28張,下轄23個鄉(鎮、場)及全縣497個行政村的婦幼保健業務指導。1995年被國家衛生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授予“愛嬰醫院”,1998年通過湖南省“一級甲等婦幼保健院”評審,院內設婦女保健科、兒童保健科、婦產科、兒科、生殖健康科(性病、不孕癥專業等)。婚姻保健科、檢驗科、放射科、健康教育信息科、藥劑科等職能科室。 江華縣婦幼保健院主要設備有多功能手術臺、婦科微波治療儀、超凈工作臺、日本進口B超、心電圖、200mAX光機、紅外線乳腺診斷儀、尿11項分析儀、麻醉監護儀及電化教學器材等先進設備,是全縣的婦女、兒童醫療保健中心,2000年被永州評為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
預約掛號
-
洞口縣中醫醫院二級
洞口縣中醫院始建于1958年,素以“科學的管理,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醫德”而聞名縣內外,是一所集中醫特色專科、西醫急診、中西醫結合、預防保健、科研教學為一體的現代化二級甲等中醫醫院,是洞口縣醫療保險定點醫院、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院、城鎮居民合作醫療定點醫院、工傷保險定點醫院、縣內首家家司法鑒定醫院、解放軍169醫院指導醫院、湖南中醫學院教學醫院。醫院座落在洞口縣洞口鎮雙洲路,毗鄰平溪江,交通十分便利。全院占地面積12000余平方米,建有縣內一流的門診樓、醫技樓,住院樓修葺一新,住院環境優美。 <br> <br> 洞口縣中醫院現有職工300余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220人,其中主任醫師3人,副主任醫師10人,中級職稱98人。醫院開放病床180張,開設有急診、內科、兒科、骨傷、普外、五官、婦產、針灸理療、精神病科、皮膚痔瘺科等臨床科室與功能檢查科、檢驗科、放射科等醫技科室。醫院擁有德國原裝進口西門子螺旋CT、飛利蒲彩色B超、日本原裝進口阿洛卡B超、C型臂X光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細菌分析儀、心電監護系統、電子數碼陰道鏡、日本奧林巴斯電子胃鏡、十六道數字腦電地形圖儀、韓國全自動分析十二導同步心電圖機、碎石機、微創中心配套手術設備等大、中型醫療設備40余臺件。 <br> <br> 洞口縣中醫院近年來針對醫療市場競爭和患者的需求,確定“大綜合,多專科”的發展方向,堅持“中醫有優勢,西醫不落后”的辦院思路,中西醫結合的特色吸引了廣大患者,醫院發展呈現出勃勃生機。 <br> <br> 洞口縣中醫院特色專科骨傷科被縣衛生主管部門列為洞口縣骨傷醫療中心,技術力量雄厚,醫療質量過硬,近十年來先后引進應用骨傷新技術20余項,患者來源輻射綏寧、隆回、武岡等周邊鄰縣。 <br> <br> 洞口縣中醫院小兒科久負盛名,患者信賴度高,被譽為洞口兒科的“一號碼頭”;針灸理療科采用傳統療法,結合現代儀器治療,療效獨特,深受廣大病人歡迎。門診部開設專家門診,醫院知名主任、副主任醫師坐堂接診,專家門診節假日不休息,極大地方便了病人就醫。2004年開設的精神科被省市主管部門列為重點特色專科,住院床位使用率常年保持在90%以上。醫院急診科和“159”交通事故急救站開設急救熱線電話96159,實行24小時接診急救,接到急救電話后,急救人員、車輛在3分鐘內即迅速出診,業已成為80萬洞口人一條不可或缺的“綠色生命急救通道”。 <br> <br> 洞口縣中醫院獨資開設的邵陽市雪峰司法鑒定所是經省司法廳批準的市級司法鑒定中介機構,負責全市范圍內的法醫臨床鑒定和法醫病理鑒定。 <br>
預約掛號
-
新邵縣中醫醫院(邵陽正骨醫院)二級
邵陽正骨醫院前身為新邵縣中醫院,始建于1958年。1996年經湖南省邵陽市人民政府批準更名為邵陽正骨醫院。其學術思想源于譽滿三湘的骨傷十二大流派之一---孫孝火昆正骨術,經第二代傳人孫廣生主任醫師、第三代傳人廖懷章主任醫師發揚光大,現己發展成為一所頗具規模,集醫療、保健、教學、科研于一體的二級甲等中醫骨傷專科醫院,是湖南省重點中醫骨傷專科、湖南省農村示范中醫院(創建單位)、湖南省骨傷科醫師進修基地、湖南中醫藥大學臨床實習醫院、湖南省中醫高等專科學校教學實習醫院、湖南省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實習醫院。 邵陽正骨醫院現有職工285人,其中高級職稱14人,中級職稱50人,博士1人,在職研究生36人。獲全國先進工作者2人,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2人。醫院分骨傷門診、創傷急救、臨床醫療分骨傷研究四大系統。骨傷科分為小兒骨科、脊柱外科、小腿足科、髖股科、肩臂科、手外科、顯微外科、關節科、骨內科、創傷外科、腦外科等二級學科。開放病床298張,年門診、急診量6萬人次,年出院病人7768人次。 邵陽正骨醫院擁有西門子核磁共振、全身螺旋CT、多功能膝關節鏡、飛利浦C型臂X光機、DEXA骨密度儀、微創椎間盤鏡、B超、全自動生化分析設備、高壓氧倉、肌電圖、全套骨科手術器械等價值5000余萬元的醫療設備。配備了一流的現代化層流超凈手術室、先進的ICU多功能監護系統和中藥制劑生產設備。 邵陽正骨醫院先后承擔湖南中醫藥大學、湖南省中醫高等專科學校、湖南省民政技術學院等校骨傷專業和康復專業的臨床教學任務,每年接收省內外進修實習醫師、護士100余人次;2002年始與香港中醫骨傷學會開展學術活動;2003年與湖南中醫藥大學聯合開辦碩士研究生課程班。 邵陽正骨醫院堅持“一半濟世,一半糊口,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病友的康復”的服務宗旨,秉承祖國醫學精髓,引進現代醫學精華,突出中醫骨傷特色和優勢,醫院己形成院有重點、科有特色、人有專長、專病專藥、分科精細的現代化新格局。其根據孫氏正骨長年臨床經驗總結形成的骨傷系列傳統制劑:止痛膠囊、跌打膠囊、接骨膠囊、壯骨膠囊、跌打膏、消腫止痛散、活血止痛散、生肌膏等在臨床使用效果良好。 作為繼承、發展、創新湖南省“孫氏正骨術”的邵陽正骨醫院,堅持科教興院的方針,于2002年成立了湖南省邵陽骨傷研究所,在學術會議與雜志上發表論文200余篇,許多新觀點、新經驗、新方法已為同道肯定和采納,其中兒童尺橈骨下1/5骨折橈骨背向移位的病名提出、診斷和治療手法系國內首創。《尺骨鷹嘴撕脫性骨折固定方法的改進》、《中西醫結合治療前臂缺血性肌攣縮》、《兒童尺橈骨下1/5骨折橈骨背向移位的臨床研究》、《階梯形切骨、折斷式加壓螺釘固定治療股骨頸內收型骨折》、《長收肌和閉孔神經切斷、經皮折斷式加壓螺釘固定治療股骨頸內收型骨折》、《肩臂帶加肩挑式夾板固定治療鎖骨骨折》、《脛骨下端經皮穿針、托跟式夾板固定治療脛腓骨干骨折》、《多針階梯形排列髓內彈性固定治療尺橈骨不穩定性骨折臨床研究》、《骨傷系列制劑分期治療骨傷疾患的研究》等研究項目經省、市科技主管部門組織專家鑒定,部分達到了國內先進水平,獲得省級成果和省、市科技進步獎。
預約掛號
-
邵陽學院附屬第二醫院三級
邵陽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始建于1984年,其前身為邵陽市衛生學校附屬醫院,2004年邵陽市衛生學校升格為邵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醫院隨之更名為邵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附屬醫院(簡稱邵陽醫專附屬醫院),2016年經國家教育部批準邵陽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并入邵陽學院,醫院名稱又由邵陽醫專附屬醫院更名為邵陽學院附屬第二醫院。全院職工秉承“嚴謹、求實、勤奮、進取”的精神,經過三十多年的艱苦奮斗,醫院現已發展成為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預防和保健為一體的國家三級綜合性醫院。 醫院占地面積87畝, 總建筑面積8.6萬平方米,資產總值4.1億元,編制床位712張,開放床位1300張,年急門診量達25萬人次,年出院病人近3萬人次。醫院現有在職職工826人,擁有專業衛技人員723人,其中正高職稱22人,副高職稱99人,博士、碩士54人。在醫療隊伍中,副高以上職稱技術專家占17%,打造了一支醫德高尚、醫術精湛的教授專家隊伍。 醫院學科齊全,技術力量雄厚、專科特色突出。擁有27個臨床科室、12個醫技科室、21個職能科室,設臨床醫學院和15個教研室。醫院的甲狀腺疾病專科、腎內科為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其中甲狀腺疾病專科以手術治療為特色,聯合碘131放射治療和藥物治療,治療效果好,被省科技廳授予“湖南省甲狀腺疾病防治臨床醫療技術示范基地”。 醫院環境舒適,設備先進。醫療區域配置有中央空調、中心供氧、中心負壓等設施,擁有一流的層流凈化手術室、兒童診療中心、血液凈化中心、口腔中心、康復中心、健康管理中心、消化內鏡診療室和消毒供應室;各類診療設備先進,擁有DSA、1.5T磁共振、16排螺旋CT等高檔醫療設備,設備總價值達1.5億元,形成了強有力的醫療質量保障體系。 醫院作為邵陽學院的緊密型直屬附屬醫院,充分發揮附屬醫院的職能,努力培養醫護技術人員的教學科研能力,現已擁有雙師型教師144人,積極承擔后期臨床教學工作,每年完成教學、見習任務3萬多課時。為確保后期臨床教學質量,學校將臨床學院與附屬醫院緊密融合,醫院院長兼臨床學院院長,臨床科主任兼任教研室主任,并擔任臨床教學任務,真正做到了醫教一體。 近年來,以創建三級甲等醫院為契機,依托邵陽學院,充分發揮附屬醫院的優勢,狠抓內涵建設,改善醫療條件,醫院核心競爭力顯著增強。醫院始終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根本,以學科建設為抓手,以社會服務為宗旨,不斷深化醫院改革,努力提升服務品質,為本地區的醫療衛生服務和醫衛人才培養做出了重要貢獻。醫院先后獲得“全國百家人民滿意的示范醫院”、“湖南省醫療執業、護士執業先進單位”、“湖南省消費者信得過單位”、“湖南省消毒管理先進單位”及“邵陽市愛國衛生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預約掛號
-
湘潭市第二人民醫院(湘潭市立醫院)二級
湘潭市立醫院(湘潭市二醫院)于1946年8月由意大利天主教會創辦,始稱“博濟醫院”,1951年12月由湘潭市人民政府接管并更名為“湘潭市立醫院”,1976年1月再次更名為“湘潭市二醫院”,并于1990年由原來的學坪遷至市中心區白馬湖畔,與齊白石紀念館毗鄰。交通便利,環境優美,是一所有50多年歷史的融醫療、預防保健、科研、教學為一體的規模較大的綜合性“二甲醫院”。 湘潭市立醫院占地面積3.75萬平方米,住院大樓雄偉挺拔,電梯通道上下方便,九層高的醫技大樓并肩聳立,在湘潭市各大醫院中堪稱第一的制劑大樓如鶴立雞群,婀娜多姿;設計一流的門診大樓寬敞明亮、美觀大方。醫院定編病床508張,開設了呼吸內科、心血管內科、消化內科、神經內科、骨科、腦外科、普外科、胸外科、泌尿外科、腫瘤內分泌科、中西醫結合科、婦產科、小兒科、急診科、眼科、耳鼻喉科、康復科、麻醉科等臨床科室,還設有放射科、檢驗科、病理科、功能科、藥劑科等醫技輔助科室。其中有一個全市重點專科——神經內科(腦中風防治專科)和三個中心——交通事故急救中心、心血管病防治中心及白內障復明中心。 綜合建院、重點建科是醫院的發展方向,而科技興院、科教興院則是醫院發展的動力。近幾年來,醫院不斷引進一大批高、精、尖的醫療儀器設備共700多臺件,其中有全身CT、大型高壓氧艙、彩色超聲多普勒診斷儀、體外沖擊波碎石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血球計數儀、24小時動態心電圖診斷儀、彩色經顱多普勒診斷儀、電子胃腸鏡、纖維支氣管鏡、白內障超聲乳化治療儀、三維成角快速旋轉牽引床、前列腺汽化電切鏡、腹腔鏡、宮腔鏡等先進設備。最近,湘潭市立醫院又引資300多萬元購進專用治療腫瘤的高新設備——內生場腫瘤熱療機,治療人體胸、腹、盆腔各種實體腫瘤,已取得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尤其是通過病房整體裝修,醫院配置了新型不銹鋼床、有線電視、自動傳呼系統、純凈水、空調和單獨衛生間,使醫院條件大為改觀,既方便了患者,更贏得了信譽。 湘潭市立醫院在不斷增加醫療硬件投入的同時,更加注重高新技術的引進和專業人才的培訓。全院現有在職職工543人,其中高級技術職稱59人,中級技術職稱168人,大部分臨床醫師均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大醫院進行過專科深造,醫療質量和業務水平逐年提高。近幾年來,醫院每年引進開展的高新技術達30項之多,目前已有20項科技成果獲省、市級科技成果進步獎,獲國家專利6項,國際發明專利金獎1項,每年在國家、省級雜志上發表學術論文50篇以上。 過去已成為歷史,未來才屬于我們。在新的世紀里,我們市立醫院仍將一如既往地堅持以病人為中心,以質量為核心的辦院宗旨,努力提高醫療水平,進一步完善護理質量,更好地為湘潭人民服務。
預約掛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