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鼎市中醫院二級
福鼎中醫院始建于1980年,辦院23年來醫療設備投資近600萬元。近年來新建一座花園式病房大樓,位于104國道旁的富民城開發區內,醫院占地面積7401平方米,建筑面積6008平方米。醫院目前編制床位145張,全院在編職工170人,衛技人員150人,醫藥人員105人(其中中醫藥人員73人,中醫藥人員大專以上學歷37人,中專學歷91人),衛技人員中高級職稱者12人,中級職稱者42人,初級職稱者88人。醫院設有急診科、內科、外科、骨科、婦產科、兒科、五官科、肛腸科、針灸科、推拿科、皮膚科、口腔科等13個臨床科室。擁有美國通用電氣雙層螺旋CT機、微機30 臺、進口全自動大生化分析儀、麥瑞血球儀、血凝分析儀、500mAX光機、24小時動態心電、血壓檢測儀、尿液分析儀、阿洛卡B超、纖維胃鏡、電子陰道鏡、腦電圖、自動呼吸機、嬰兒培養箱、全自動牽引床、八達救護車、洗片機、全自動中藥煎藥機等先進醫療設備。1999年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本院二級甲等中醫醫院;2002年3月被批準為福建省道路交通事故傷員救治定點單位。在機遇與挑戰并存的新形勢下,我院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醫院改革,完善基礎設施和醫療設備,開展一批具有領先水平的新技術,使特色專科迅速崛起,使醫院具備一定的競爭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br> 福鼎中醫院近年來投巨資引進大批國內外先進檢查設備,最近又率先引進國際上最先進的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新型高檔雙層螺旋CT機。它具有高速掃描、超高分辨率、低X線劑量掃描的特點,大大提高診斷精度,并可一次完成外傷病人的多部位掃描,贏得寶貴的診斷時間,減少患者痛苦。同時配有柯達8100干式激光相機,每小時可連續沖片55張,診斷報告立等可取。可用于頭部、頸部、胸部、腹部、脊柱、四肢等各種病變檢查以及健康體檢及兒童專用掃描。 2004年我院還將更新引進彩超、電子胃鏡、全自動大生化、C臂機等先進的醫療設備,提高醫院的綜合實力。<br> 福鼎中醫院將堅定不移地走“突出中醫特色,發展專科優勢,中西結合,科技興院”的路子,始終堅持“病人第一、服務第一、信譽第一”的原則,以嶄新的精神面貌,良好的醫德醫風,竭誠為人民健康服務。
預約掛號
-
福建省南平市第二醫院(南平市第二醫院)二級
南平市第二醫院(原福建省南平地區醫院)座落在建陽市黃花山麓,最早是由美國人蘇雅各于1905年創辦的士吡哩教會醫院,至今已有百年歷史。醫院占地面積4.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3萬平方米,綠化面積達50%以上,環境安靜幽雅,鳥語花香,特別適合病員的治療和休養。醫院開放床位編制為300張,規劃床位500張,是一家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康復、急救和技術指導為一體的非營利性(地市級)二級甲等綜合醫院。醫院近年來先后被確定為“國際緊急求援中心網絡醫院”、“愛嬰醫院”、“福建省道路交通事故傷員救治定點醫院”、“建陽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和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定點醫院”。 南平市第二醫院專業科室設置齊全,設有內一(心血管、腎內)、內二(神經、內分泌)、內三(呼吸、消化、血液、中毒、風濕及綜合內科)、內四(老年病、內分泌、消化及中西醫結合)、內五(腫瘤防治)、外一、外二、婦產、兒科、耳鼻喉、眼科、口腔、麻醉、急診科、ICU及皮膚、肛腸、藥劑、放射、檢驗、病理、健康體檢站、內鏡、功能檢查科等20多個臨床醫技科室。其中耳鼻喉、眼科、婦產、神經內外科、心血管內科、骨科及老年科為特色專科。 南平市第二醫院擁有核磁共振、數字胃腸機、六排螺旋CT診斷儀、彩色B超、血液透析機、體外循環機、腹腔鏡、胸腔鏡、前列腺電切鏡、宮腔鏡、全自動生化儀、全自動血球計數儀、手術顯微鏡、眼科超聲乳化儀、耳手術顯微鏡、電子胃鏡及中科院萬倍顯微鏡等大型醫療設備。 南平市第二醫院醫療技術力量雄厚,目前已開展的顱腦神經外科手術,人工關節置換,脊柱內固定,白內障復明,無痛分娩,腫瘤根治,腹部、宮腔、前列腺微創等手術,心臟血管、腫瘤介入治療,亞健康篩查,衣原體檢查,不育檢查,血液透析濾過,血液灌流,腹水濃縮回輸,神經內科,心血管內科和血液、內分泌、泌尿、呼吸內科及糖尿病治療,老年病專科治療等一系列先進特色治療項目均取得較好效果。此外耳鼻喉科還可開展鼓室成型、喉癌根治、功能性頸淋巴結清掃、唇腭裂修復術等10余項“三級”醫院水平的手術項目。
預約掛號
-
合肥市第八人民醫院二級
巢湖市第二人民醫院是一所全民所有制綜合性國家二級甲等醫院和愛嬰醫院,坐落在巢湖之濱的臥牛山風景區北麓,始建于1952年。地處市中心,風景秀麗,環境宜人,交通十分便利。 全院占地面積7萬平方米,建筑面積4萬平方米,現有床位編制519張,設有門診部和住院部兩大區域,4870平方米門診大樓和16500平方米的現代化住院大樓,設施配套完善,功能齊全,住院條件省內堪稱一流;臨床醫技及輔助科室齊備,設有15個病區、40多個臨床醫技科室;擁有核磁共振(MR)、螺旋CT機、DR、彩超、DSA、數字乳腺鉬靶機、系列腔鏡等高新醫療設備80多臺(套),為病人提供良好的診療條件。現有在職職工760人,具有高級職稱54人,中級職稱265人;博士研究生1人,碩士研究生15人,在職研究生33人;醫院成功開展了心臟介入診療、鼻竇鏡、腹腔鏡、輸尿管鏡、經皮腎鏡、前列腺氣化電切、宮腔鏡、陰道鏡和關節鏡等系列微創手術。年平均門診量20萬人次、出院21000人次;業務收入2009年1.3億元。 醫院為巢湖市醫療、科研、教學和技術指導中心之一。現為安徽醫科大學、皖南醫學院、安徽中醫學院、巢湖職業技術學院教學醫院;巢湖市醫療保險定點單位;設有巢湖市司法鑒定所、120急救中心;與南京市第一人民醫建立了醫療技術協作體系;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確定為巢湖市“兩癌”(宮頸癌、乳腺癌)篩查基地。 醫院曾先后榮獲安徽省文明醫院、“兩學一創”先進單位、防治“非典”工作先進集體、中國百佳示范品牌醫院、安徽十佳百姓滿意品牌醫院、安徽省衛生先進單位、市文明衛生示范單位、市文明單位等稱號。醫院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改革創新,強化科學管理,加快“科技興院、人才強院”步伐,以病人為中心,狠抓醫德醫風建設,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位,為病人提供一流的服務,努力創建人民群眾滿意的醫院。
預約掛號
-
塔河縣人民醫院(塔河縣醫院)二級
塔河縣醫院(塔河林業總醫院)座落在原始森林秀美的大興安嶺北坡,是大興安嶺北坡最大的一所集臨床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于一體的二級乙等醫院,始建于1965年,現有職工410人,其中醫護人員325人,有中、高級技術職稱143人。下設9個分院(所),三個社區,共有床位300張。總醫院占地面積21110平方米,固定資產2000余萬元,設有內、外、婦、兒、眼、口腔、急診、中醫、疼痛、感染、麻醉、手術、皮膚美容13個臨床科室和CT、檢驗、放射線、物理診斷、藥劑、理療、婦幼保健、微機中心等14個輔助科室。現有螺旋亞秒CT、彩超、DR、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心電、Holter、腦電、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電子胃鏡等大、中型先進設備,能綜合治療各種常見病、多發病,并可開展脾、胃、腎、膽切(摘)除術;肝修補、腸吻合、開顱探查、顱腦鉆孔抽吸、甲狀腺瘤、宮頸癌、卵巢癌子宮肌瘤切除術;各類骨折內外固定及老年性白內障囊內外摘除等多方面手術。塔河縣醫院以科技興院,注重人才培養和科技投入,先后與北京協和醫院、中國醫大、上海中山大學、哈醫大一、二院等建立了協作醫院關系,培養了大批優秀專業技術人才,逐步形成“院有優勢、科有特色、人具專長”的良好局面。塔河縣醫院本著求實奉獻、發揚革命人道主義的精神,銳意進取、勇于創新,竭誠為全縣人民做貢獻。從以病人為中心到深化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從樹立患者至上到主動出擊、開拓市場;從便民服務、社區建設到醫院環境的大改善;從“名醫”、“專科”的培養到新技術的開展、人才的引進等……醫院的各項工作都步入了一個新的臺階,取得了建院以來輝煌的成就。醫院以新的理念、新的服務、新的環境樹立了嶄新的醫院形象,無論從設備投資還是技術水平已位居大興安嶺地區同級醫院之首,成為大興安嶺北坡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塔河縣醫院(塔河林業局總醫院)將以一流的環境、一流的設備、一流的技術、為您提供一流的服務。
預約掛號
-
佳木斯市中醫醫院三級甲等
佳木斯市中醫醫院位于佳木斯市向陽區解放路38號,始建于1956年,歷經50多年發展與建設,現已成為黑龍江省東部地區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康復、保健于一體的中醫、中西醫結合三級甲等中醫醫院。醫院曾榮獲全國明明白白治病百姓放心十佳優秀醫院、省級文明單位標兵、省級文明醫院、省級中醫工作先進集體、百姓放心醫院、黑龍江省口碑最佳醫療單位、佳木斯市消費者誠信單位等多項榮譽稱號,是黑龍江中醫藥大學臨床醫學院,是城鎮職工、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鄉低保醫療救助定點醫療機構、黑龍江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定點醫院。 醫院編制床位510張,實際開放405張,年門診量約為22萬人次;全院資產達1.5億元,固定資產1.3億元;目前醫院院內制劑達41種;醫院擁有職工763人,其中高級職稱128人,中級職稱155人;專業技術人員638 名,占職工總數的90、6%。 壯觀典雅的2.5萬㎡醫療綜合大樓于2009年8月正式投入使用。樓內設施齊全、流程順暢、合理,中醫特色突出,賦予傳統中醫文化氛圍,是中醫、中西醫結合治療疾病的首選醫院。國家級重點專科糖尿病科;省市級重點專科骨傷科、腫瘤科、針灸科、中醫內科、兒科等。住院處設有骨傷、普外、肛腸、內分泌(糖尿病)、腎病、呼吸、循環、腫瘤放療科、神經內科、腦病科等臨床科室和一個現代化的綜合手術室,并設有重癥監護室、血液透析室;門診設有急診科、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皮膚科、針灸科、推拿科等二十六個門診科室;醫技科室設有:藥劑、制劑、器械、檢驗、影像科(放射、CT、核磁)、物理診斷科(超聲室、心電室)、輸血科;醫院職能科室設有:辦公室、人事科、財務科、醫務科、護理部、院感辦、醫保科、紀檢委、宣傳部、組織部、工會、團委;輔助科室設有病統科、信息科、總務科、保衛科。 專科專病建設彰顯實力:塑造好糖尿病科、針灸科、骨傷科、“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中藥制劑、正脊、兒科、腫瘤、中風、國醫門診中西醫并重的十大品牌科室,其中糖尿病科為國家“十二五”重點專科,“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是省級試點單位。肝膽病、痛風、便秘、男性病、失眠等九大專病已具規模。此外,我省東部地區最大的中藥制劑室以生產自制藥品41個品種滿足臨床的治療需求。 醫院醫療設備先進。現擁有128層螺旋CT、直線加速器、1.5T核磁共振、C型臂、DR攝影機、數字胃腸機、胃鏡、計算機攝像系統及激光干式相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血液分析儀、彩超、B超、經顱多普勒、體外碎石機等,醫院最新引進用于治療腫瘤的系列治療設備:西門子雙光子高能放療機、高能聚焦超聲刀、體內Y刀、免疫系統治療儀、體外高頻熱療儀、體腔熱灌注治療儀等先進設備。 醫院信息化建設已具規模,在醫院管理系統(HIS)支撐下,全面實施電子病歷系統、檢驗信息系統(LIS)、數字化影像傳輸系統(PACS)。通過數字化創新支撐醫院高效的發展運行體系,不斷提高中醫醫療服務能力,為快速、準確診斷、治療疾病提供保障。
預約掛號
-
遼源市中醫院三級甲等
位于市中心,是“全國示范中醫院”、“三級甲等醫院”、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遼源)醫院、交通肇事定點醫院、醫療保險定點醫院。我院始終堅持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以“讓患者滿意是我們永恒的追求”為服務宗旨。占地面積約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近32000平方米。現有職工610人,其中,中高級職稱醫務人員290人;編制床位500張。每張床建筑面積64㎡,平均每床占病室使用面積7.5㎡,臨床科室25個,有療區科室15個,國家級、省級重點專科5個,市級重點專科3個。擁有螺旋CT、CR、C臂機、大型X光機、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彩超、腦彩超、心電工作站、動態心電、平板、體外碎石機、病理彩色分析系統、電子結腸鏡、電子胃鏡等200余臺(套)國內外先進醫療設備;2011年門診量近20萬人次,住院患者約1萬人次,年收入8000余萬元,總資產1億元人民幣。是一所設備先進、結構合理、專科齊全、特色突出的中醫醫院。我院始終堅持公立醫院公益性,秉承“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把維護人民群眾健康權益放在第一位。積極參加并完成各級衛生、中醫藥管理部門指定的扶貧、防病、義診、健康咨詢、募捐等任務。為了提高醫院服務能力,方便患者就醫,我院對醫院大樓進行了全面改造,擴大了醫院規模,改善了診療環境,開展了預約診療服務,支持醫務人員從事節假日門診;開通了急診綠色通道,為患者提供合理、便捷的入院服務,危重患者能夠得到及進搶救。制定“知情同意”等制度,加強投訴管理,維護患者合法權益。加強應急管理,成立醫院應急領導工作小組,建立應急隊伍,明確職責分工,制定完善各類應急預案,開展應急培訓和演練,能夠較好的承擔突發公共事件的醫療救援和防控工作。我院具有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備齊全的優勢,除了承擔著本科生、研究生的臨床實習任務外,還承擔著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層中醫臨床骨干培訓等任務,為吉林省中醫藥人才的培養做出了貢獻。我院一貫重視科研工作,制定相關政策,鼓勵醫務人員開展以解決優勢病種難點問題和提高中醫臨床療效為核心的科研工作。我院高度重視醫療質量管理,成立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委員會等醫院質量管理組織,健全院、科兩級醫療質量管理責任體系。建章立制,完善落實《查對制度》、《轉科交接登記制度》、《手術安全核查制度》、《手術部位識別標識制度》、《危急值報告制度》等規章制度,制定各項工作流程和診療護理規范,規范醫護診療行為,切實保證患者安全。醫療技術管理方面,嚴格按照《醫療技術臨床應用管理辦法》要求,制定醫療技術管理制度,實行分級分類管理,并定期進行監督評價,確保醫療技術安全、有效。醫技科室質量管理方面,按照相關要求開展實驗室標準化建設,明確人員職責和崗位分工,制定技術規范和操作流程,完善相關制度,開展質量控制活動,保證檢查結果及時、準確、規范。手術、治療管理方面,嚴格實行手術、麻醉醫師資格準入和分級授權管理,建立手術、麻醉醫師資格和能力評價與再授權機制,執行重大手術和非計劃手術報告審批制度,開展病情評估、術前討論和質量檢查,確保手術、麻醉質量安全。ICU管理方面,按照《中醫醫院重癥醫學科建設與管理指南》的要求進行建設,能夠為急危重癥患者提供良好的監護和救治服務。感染性疾病管理方面,設立感染性疾病科,成立傳染病防治專家組,嚴格執行《傳染病防治法》等政策法規的要求,開展傳染病監測和報告工作,做好傳染病防治工作。輸血管理方面,加強臨床用血過程管理,嚴格掌握輸血適應癥,促進臨床、合理、科學用血。醫院感染管理方面,按照《醫院感染監測規范》要求,采用監控指標管理,監測重點環節、重點人群與高危險因素;制定多重而藥菌(MDR)醫院感染控制管理規范與程序,建立細菌耐藥監測及預警機制,指導臨床合理使用抗菌藥物;嚴格執行《醫務人員手衛生規范》;消毒隔離工作符合國家相關要求,控制并降低醫院感染風險。病歷質量管理方面,全面加強病歷書寫、歸檔、儲存、借閱等方面的管理,重點建立病歷書寫質量評估機制,定期提供質量評估報告,切實保證我院病歷質量。提高醫院各方面管理水平,促進醫院全面發展。建立衛生技術人員資格準入制度,依法開展執業活動。加強醫院信息化建設,將信息化建設列入醫院建設的總體目標,逐步完善醫院管理信息系統(HMIS)和醫院資源管理信息系統(HRP)以及相關子系統。加強財務與價格管理,建立規范的經濟活動決策機制和程序,實行成本核算,執行藥品、高值耗材集中采購制度和相關價格政策。加強大型醫用設備配置管理,建立醫院保障設備處于完好狀態的制度與規范,始終保持急救、生命支持系統儀器設備在待用狀態。實行院務公開,積極開展醫院社會評價。
預約掛號
-
大安市中醫院二級
大安市中醫院是市內唯一的一家國家級(二級甲等)中醫院。承擔醫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壽保險、民政醫療救助、勞模、特困職工、公安創傷定點醫院。現有職工217人,擁有正高級職稱4人,副高級職稱8人,中級職稱96人,開設病床160張。醫院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多年來堅持突出中醫特色,走中西醫結合道路的辦院方針,現已發展成為集醫、教、研為一體的綜合性醫院。 <br> 大安市中醫院科室齊全,設有內、外、骨、婦、兒、急診、皮膚、五官、口腔、眼科、針灸,十一個臨床科室。其中糖尿病、肝病、腎病、風濕病、心腦血管等專病診室,均從北京、長春引進新法、新藥,療效顯著,深受廣大患者好評。 <br> 大安市中醫院設有急救中心,開通了[222]急救電話,24小時有救護車,隨時接患者來院就診,[節假日不休息]。
預約掛號
-
敦化市中醫院二級
敦化市中醫院始建于1958年,歷經了五十載的艱苦創業,和幾代人的不懈奮進,使之有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快速發展。現今敦化市中醫院已是一所以中醫為主,中西醫結合,融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二級甲等非營利性中醫醫院”。同時也是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敦化醫院和吉林省內高等醫學院校臨床教學基地,亦是公安創傷及保險定點醫院。 <br> <br> 敦化市中醫院目前已擁有固定資產3215萬元,建筑面積達18500平方米。在職職工349名。(其中中醫藥人員124人,醫藥人員177人)高級技術職稱 23人,中級技術職稱112人,享受市政府特殊津貼1人。 <br> <br> 敦化市中醫院服務功能健全,醫療設備先進。擁有美國全身CT及日本東芝螺旋CT機;美國ATL彩超;日本產柯達CR850數字顯影X線;日本島津8000全自動生化儀;德國狼牌腹腔鏡等10萬元以上設備25(臺)件,專業設備總價值達1542.8萬元。 <br> <br> 敦化市中醫院開放床位230張,設有心血管內科,腦病內科,普外科,骨傷科,婦產科,綜合科6個住院療區;并擁有一流設備的手術室,可開展普外、腦外、骨傷、泌尿、血管、婦產、五官等高難度手術。醫院設有6249999急救綠色通路,能開展各科急診急救。門診設有內,外,婦,兒,骨傷,口腔,針炙理療,五官,脊柱,肛腸,肝病,糖尿病等24個臨床科室和CT彩超等9個輔助醫技科室。現擁有23個中醫專科專病,其中省級重點中醫專科3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西部大開發重點建設專科1個,承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研課題1項,省中醫藥管理局科研課題2項。 <br> <br> 敦化市中醫院還擁有一批像谷世安,婁健,秦桂榮等享譽敦城的名老中醫,他們在醫院的多個科室起著傳承和主導作用。另外醫院的中草藥齊全,質地優良,炮制規范,根據名老中醫及眾多專家的驗方,自制藥品達14種,經長期應用于臨床,療效確切,深受患者的好評。在突出中醫特色和優勢的同時,不忘中西醫并重。醫院成立了“甲狀腺疾病診治專科,手顯微外科診治專科,血管外科疾病診治專科”,且三大診治專科均處于全市領先水平。基本形成了“院有專科,科有專病,病有專藥,人有專長”的特色格局。 <br> <br> 敦化市中醫院正以迅猛之勢不斷向前發展。業務收入由2001年的1500萬元增加到4000萬元;固定資產由1100萬元增加到3215萬元;門診量和住院病人也成倍增長,2007年門診量24萬人次,年出院病人6555人次,人均創收11.6萬元!以上數值無一不說明中醫院在不斷的發展壯大!在不斷的向又好又快的方向發展! <br> <br> 敦化市中醫院----這顆矗立在敖東古城醫療衛生戰線上的健康衛士 ,正以飽滿的熱情,獨有的身姿,為敦城人類的健康事業做出卓越的貢獻!
預約掛號
-
遼寧省健康產業集團本鋼總醫院三級甲等
本鋼總醫院系國家級三級甲等醫院、中國醫科大學第五臨床學院,是本溪市首家成功開展冠狀動脈搭橋手術、冠狀動脈造影+PTCA+支架術、腎臟移植手術的醫院。醫院始建于1916年,近百年的風雨歷程使本鋼總醫院從兩個診所、5名醫生、45張床位發展為今天設施先進、專科齊全、技術力量雄厚、具有較高學術水平的集醫療、預防、科研、教學、急救、康復于一體的大型現代化綜合醫院。 本鋼總醫院現有床位1350張,醫院在職員工170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200余人,博士、碩士研究生100余人,有19位專家被中國醫科大學聘為碩士研究生導師,有5人次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醫院設有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五官科等臨床一級學科,下設34個臨床二級科室,其中心內科、泌尿外科為本溪市臨床重點專科,11個臨床二級科室被確定為中國醫科大學碩士研究生培養基地;醫院還設有放射線、CT、MR、檢驗科、功能科、藥學部等醫技科室11個;同時,醫院擁有機構完善的預防系統和功能完備的大型綜合門診部及專科門診:其中中心門診位于新建成的外科綜合樓,設專家診區、內科診區、外科診區、婦產科診區、兒科診區、口腔科門診、耳鼻咽喉科門診、眼科門診和環境舒適的輸液大廳;北地門診設有糖尿病、乳腺病和腎病等治療專科。 醫院投入巨資先后引進了具有世界先進水平美國GE公司Signa HDx1.5T核磁共振、美國GE公司64排128層螺旋CT,瑞典醫科達圖像引導型中能直線加速器,美國柯達CR數字排片系統、DR數字排片系統、乳腺攝影機、數字胃腸透視機、日本7170A全自動生化分析儀,荷蘭飛利浦V-5000血管造影機等一批現代化醫療設備,目前,醫院設備資產已達1億8千萬元,先進的醫療設備為高新科技攻關和高新技術項目的開展提供了有力支持,帶動了醫療新技術、新項目的開展和利用,為臨床診斷的高效、準確和患者的檢查治療提供了安全可靠的保障。 進入21世紀的本鋼總醫院,迎來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于2007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中心門診、外科綜合樓建筑面積約3.3萬平方米,吸納了中外醫用建筑的先進經驗,建成不久,即獲得了“魯班獎”的提名,填補了本溪市建筑工程獲得國家級獎項提名的空白。2010年10月,本鋼總醫院外科綜合樓入選“山城十大新建筑”。 多年來,本鋼總醫院始終堅持從患者利益出發,改革措施相繼出臺:2007年,成立全市最大的中心門診;2008年1月26日,全市第一家無假日門診在本鋼總醫院正式啟動。2008年8月,開設方便門診;2009年1月1日,中心門診開設專家專病門診,以往專家深處于病房的局面得以打破。技術精湛、經驗豐富的各科系65名專家親臨門診一線坐診,專家集群優勢得以凸顯; 2009年10月1日起,中心門診實現網上、電話預約掛號;各種為方便患者而采取的就醫流程再造工作更是不間斷地展開著……2014年伊始,又開啟了系列大型義診活動的序幕。在每個月第一個周六開展甲狀腺、乳腺、前列腺疾病、兒科專業化治療大型義診活動;第二個周六開展心血管疾病綜合治療活動;第三個周六開展骨科疾病(關節、脊柱、創傷)微創治療活動;第四個周六開展婦產科疾病、五官科疾病大型義診活動。不定期邀請國內知名專家坐診,同時為廣大患者提供“免收掛號費,相關輔助檢查8折優惠”的診療優惠,滿足了患者“休息日”也能找到專家問病和專科專病科學系統治療的就診需求。 銳意改革與不斷創新的本鋼總醫院憑借科學理性的發展目標,和諧奮進的團隊意識,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和求真求實的實干態度及其最大限度地為百姓服務的終極目標,先后獲得衛生部、健康報頒發的全國“醫院改革創新”獎、“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等榮譽稱號。 本鋼總醫院秉承“科技興院、質量強院、嚴格治院、勤儉辦院”的辦院宗旨,為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勇開風氣之先、不斷開拓進取!
預約掛號
-
河津市人民醫院(河津人民醫院)二級
河津市人民醫院成立于1949年12月15日、是由政府舉辦的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現已發展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等功能為一體的二級甲等醫院,承擔著河津38萬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服務任務。 河津市人民醫院占地1.7公頃,建筑面積2.6萬余平方米,固定資產2800余萬元,正式職工326人,開設床位218張,各病區均配備中心供氧、床頭傳呼、負壓吸引等設施,設有套間、單間、雙人間、普通間病房,可以適應不同層次患者的就診需求。 近年來河津市人民醫院積極貫徹國家醫療體制改革的精神,努力探索醫院管理新辦法,為醫院長遠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2001年、2005年兩次在全院實行以全員聘任為主的人事制度改革和按勞分配與按生產力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分配制度改革,在科室設置、專業劃分、人員結構調整、工資分配等方面進行了突破,而使管理水平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河津市人民醫院設有臨床科室18個,醫技科室6個,擁有專業技術人員296人,其中高級職稱31人,中級職稱77人,各學科在技術上積極探索,內科對心腦血管疾病的搶救成功率達85%以上,外科能開展顱腦、開胸等高難手術,骨科能開展股骨頭置拉,關節融合手術,婦科和產科的陰式子宮全切、無痛分娩,兒科的新生兒危重癥的搶救等在全市處于領先地位。 河津市人民醫院各種現代化的醫療設備總值達千余萬元,其中大中型設備有:日本島津1000毫安的X光機、美國GE雙排螺旋CT、美國惠普彩超、日立全自動生化分析議、經顱多普勒、運動平板、心電監護、腦電地形圖、血球計數儀,電子胃鏡、全自動麻醉機等五十余臺件。 1999年以來,河津市人民醫院在省級以上雜志發表學術論文200余篇,其中國家級10余篇,“東壬回生散”治療消化道腫瘤等五項科研成果,獲運城市科技進步一等獎。醫院承擔著運城衛校部分學生的實習帶教及全市基層醫務人員的培訓教學任務。 進入新世紀以來,醫院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科學發展,采取多種方式,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加強行風和職業道德建設,端正醫務人員的工作態度和作風;加強內涵質量建設,進一步提高了整體素質和醫療服務水平。1999年以來,醫院住院病人從1635人次增長到6819人次,床位使用率提高到95.9%,比原來增長62%,老百姓對醫院的信賴度不斷提升。
預約掛號